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 |
2023年南京市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
|
||||||||||
为扎实推进全市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营造诚信守信营商环境,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夯实信用制度支撑,提升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 1、推动信用信息共享。推进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商务平台系统的自动对接,并做好与省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对接工作。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的自动化水平。 2、做好“双公示”数据归集。按照市信用办要求,不断提升“双公示”等信息归集的质量,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双公示”数据质量,做到无迟报、无漏报、无错报。市信用办将定期通报,并纳入全市年度信用考核工作。及时掌握每月通报信用信息情况,查漏补缺进行完善。 3、加强政务诚信管理。政府在履行职责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履职尽责。在公务员录用、调任、评优评先等工作中查询应用信用信息。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并提供有关资料。 4、加快商务信用制度规范建设。根据商务诚信制度规范,指导企业及行业组织建立市场信用机制,完善信用评价标准,公开信用评价规则,保障信用信息安全,规范信用评价行为,同时,完善对信用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异议处理机制。 二、加强重点领域试点示范,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5、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信用建设。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要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要求,加快推动信用保险、三同认证等支持政策创新,更好的服务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探索建立重要进出口商品追溯和信用保证体系。推进内外贸信用信息互换,运用信用报告、信用保险等信用服务,提升经营风险防控力。 6、构建外商投资信用体系。构建外资企业信用监管和服务体系,发挥外商投资企业诚信档案及信息公示平台作用、促进外商投资企业诚实合法经营。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中,探索建立事前告知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的信用管理体系。 7、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记录失信主体、责任人和失信行为,并将信用状况作为行政审批和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对外援助实施主体诚信评价体系,对实施主体参与援外项目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评价。 8、推动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诚信建设。全面升级新街口核心商圈,组建商圈诚信联盟。推进夫子庙、老门东等商业街区提升,推进诚信消费应用场景试点,开展诚信无假货一条街创建。开展“南京老字号”企业诚信经营倡议活动,营造诚信氛围。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通过案例通报、集体倡议,组建诚信联盟,强化诚信榜样力量,重点突出宣传全市商务诚信典型。 三、大力推进信用应用,完善市场信用机制 9、持续优化家政信e家服务平台项目。联合市家政协会等,完善南京“家服e”家政服务平台。开展2023年积极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全年开展不少于12场次的家政进社区活动,积极推动家政服务规范化,继续扩大“家政服务信息卡”覆盖面,推动中福在线连环夺宝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企业和服务人员入驻“家服e”平台,提升家政服务机构的综合实力。 10、建立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发挥电子商务协会组织作用,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开发信用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在电子商务领域建立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信用修复等信用评价机制,为电子商务用户识别假冒、钓鱼网站提供手段。 11、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消费领域,培育和引导市场化平台企业建立完善基于消费者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信用评价机制。引导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开展信用评估与认证服务,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和防范信用交易风险。 四、强化信用监管质效,加大守信鼓励和失信惩戒 12、持续拓展信用监管领域信用分类监管。科学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推动信用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依据风险高低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适当降低抽查比例与频次。重点推进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商业特许经营、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成品油经营企业检查等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13、全面实施信用报告、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制度。在争取或安排中央、省和市专项资金项目、商会企业入会、特许经营许可证发放、市场规划等领域,实行信用审查制度。对信用良好的,优先给予政策扶持;对信用不良的,严格限制或审慎审核;在相关商务领域工作推广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将其作为投标人资格审查的依据,并列为评标内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