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 |
2023年鼓楼区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应用场景发布
|
||||||||||
|
||||||||||
为全面落实南京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要求,用系统观念塑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构建良好的政务生态、产业生态、创新生态,以营商环境之“优”争高质量发展之“先”。鼓楼区各部门根据市营商环境推进会发布的《中福在线连环夺宝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结合5方面18大项126小项任务举措,持续推出服务企业创新举措,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全力推动鼓楼区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一、频出组合拳,助推企业成功上市 鼓楼区深化落实推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区金融局不定期摸排走访并更新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开辟企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及时协调、精准解决企业难题,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转债等方式再融资,为资本助力实体经济不断加码……长期以来,鼓楼区多部门联合发力,做企业贴心的“护航者”,在“最优金融营商环境”滋养下,一个金融赋能经济发展的“鼓楼高地”正逐渐隆起,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在鼓楼诞生,目前全区共有上市企业14家,纳入上市储备库的企业30余家。 二、鼓楼“SPACE”逐浪数字贸易 鼓楼区紧扣南京试点方案,在全市首发《鼓楼区建设“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公开“鼓楼SPACE”计划:进一步壮大规模(Scale)、发力完善政策(Policy)、焕新区域建设(Area)、打造产业集群(Cluster)、发力活动造势(Event),通过举办“狮山同映、开放共赢”香港推介等活动,在人民日报专版及人民网、南京发布等网络媒体发声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逐浪数字贸易,鼓楼扶摇直上。 三、推动老旧商务楼宇改造“一件事” 鼓楼区制定并公布《鼓楼区老旧商务楼宇改造“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创新窗口布局,增设“老旧商务楼宇改造一件事”专窗。通过整合申请材料、优化办理流程、细化合作分工,办事人从至少跑4个不同部门变为只需在1个窗口提交材料,办事时间从至少6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大大减少办事人跑动次数,提高办事效率。 四、高新区加快构筑人才“蓄水池” 鼓楼高新区引进领军型青年企业家,培养选拔高层次创业人才,培育适用技能人才,精心“引才、育才、用才”,广开进贤路,铺宽成长路,护航发展路;积极协调科技镇长团、科技专家团、“科技副总”等资源,建设校地融合创新基地,推动区域产学研联动发展,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向人才企业释放,促进成果转化加速;制定符合鼓楼实际的人才政策,调派人才管家为企业送上“一对一”定制服务,在各个方面缓解人才的焦虑,不断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四位一体的人才建设工作投入机制。 五、“劳动仲裁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 鼓楼区已挂牌成立幕府创新小镇劳动仲裁特色服务站和劳动仲裁高新区服务站。服务站精准有效地为园区企业规范人事管理、降低劳动争议风险、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驾护航,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劳动者权益双循环,通过普法宣讲、发放用工须知、开展巡回仲裁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 六、首例“线上”信用修复成功办理 鼓楼区市场监管局主动服务企业,出台《企业线上信用修复指南》,持续推进鼓楼区市场主体信用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保障作用,有效帮助失信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提前停止公示行政处罚,实现企业信用修复“网上办”“零跑路”,提高了信用修复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切实为企业重塑诚信形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七、落实“靠前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时效 鼓楼区行政审批局落实“靠前审”、“同步走”的工作思路,将审批阵地前移,让服务靠前发力,实行“靠前审批”与节能中心审核同步进行,审批流程变“串联”为“并联”,主动对接项目企业,企业在向节能中心提交申请时,也将申请同时提交至审批局,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审批时效。 八、首创“ERP”系统,解决企业“核心痛点” 鼓楼区商务局运用数字化手段,聚焦解决海外仓卖家的“核心痛点”,首创由鲸汇电商科技开发的跨境大件电商多平台ERP系统,打造了一个精准的全链条生态,涵盖库存中心、订单管理、统计分析、商品配置等,把所有平台数据按照一定标准整合,集中分析并解决卖家面临的难题,为南京片区的跨境出口企业降本增效,以科技助力出口跨境电商业务发展。 九、“‘巨’享赢”打造专精特新服务平台 鼓楼区投促局、产服集团举行“鼓悦荟”一周年回顾展望主题活动,活动为2022年“鼓悦荟”最佳合伙人颁奖、并为“鼓悦荟”重点合作载体授牌;本次活动还发布了鼓楼区“‘巨’享赢”专精特新服务品牌,苏博南京和捷达科技两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巨’享赢”作为子品牌,将依托“鼓悦荟”,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挖掘、培育、招引的服务平台。一年来,“鼓悦荟”品牌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再到开花结果,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绩,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政企合作打开新局面、项目招引取得新成效。 十、会签同步审查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为推进护航民企工作走深走实,提升涉企刑事案件办理质效,合力优化区域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协同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刑事案件同步审查协作配合机制会签仪式暨护航民企(企业合规)政策公检同堂学习课如期举行。鼓楼区检察院联合参会单位共同会签了《南京市鼓楼区涉企刑事案件同步审查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强化公检协作沟通,提升涉企刑事案件办理质效,合力优化区域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协同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一、多样化分区,办税服务“更快、更好、更简” 鼓楼区税务局积极探索办税服务厅多样化分区,通过自助机、电子税务局、江苏税务APP等非接触式办税渠道完成大部分涉税事项,“来即办、办即走”精简办税流程,办快、办好、办简,切实提升区域营商环境软实力,促进税费服务“硬件软件”的双升级,实现办税缴费体验和效率的双提升。 十二、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助力企业减负 鼓楼区市场监管局通过首次采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精准查”、首次实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覆盖“联合查”、首次实行省市区三级联动 “一次查”、首次运用双随机移动端开展“掌上查”四个“首次”,整合监管资源,实现精准监管,减轻企业负担,有效提高了市场监管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切实做到为监管赋能增效,为企业松绑减负。 十三、多方合力,助企纾困保安全 鼓楼区财政局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积极与项目发包方建立沟通渠道,请发包方提供总承包联系方式及转包、分包情况,进而了解企业的施工进度、存在困难,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协助企业解决困难,保障企业施工进度,指导建安工程所在街道板块做好项目日常服务和纳税服务,完成全区114条建安工程信息数据走访服务工作,减少企业涉税风险。 十四、“元动鼓楼”?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鼓楼区文旅局深挖鼓楼历史文化内核,正式上线江苏省首个文旅“元宇宙”创新项目——“元动鼓楼”,通过元宇宙技术逐步实现鼓楼公园、幕燕滨江、阅江楼、中山码头等场景虚拟建模,将历史文化和实体景区相融相通,成为“低门槛、轻娱乐、重社交、全场景、资产化”的全域旅游新工具,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式体验、社交、电商、游戏互动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五、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鼓楼区政府与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牵头成立鼓楼滨江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示范园,该园区立足于打造集培训、服务和联盟搭建为一体的综合平台,面向企业全方位培训赋能、全流程服务保障、全要素联盟协同,为企业逐浪上云、跨境出海增添强劲引擎,帮助企业成立跨境电商校企合作联盟。 十六、人社局统筹优质资源助力大学生就业 鼓楼区人社局根据企业用人需要,线上持续高频组织高校毕业生线上招聘会和线下对接驻区高校牵引企业入校开展“英才汇聚 ?乐业鼓楼”春季校园招聘,活动现场设置“鼓楼政策宣讲”专窗,并开展鼓楼区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工作,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鼓楼,同时为鼓楼企业发展牵引人才,打造良好的用工环境,积极通过微信平台牵引、联合主管局邀约、“点对点”对接企业筹岗等方式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充分筹集优质岗位资源,进一步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 十七、“金融管家进社区”为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鼓楼区金融监管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金融管家进社区”的工作方案,在宝塔桥街道进行试点工作,该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监督机制,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更有效了解融资需求及其他业务办理需求,有效协助企业进行营业执照年检、商户收款码办理、银行对公账户开户工作,并联合7个社区开展反诈宣传。下一步会尽快将“金融管家进社区”的工作方案推广至全区各个街道,扩大工作开展范围,提高服务覆盖面。 十八、调解中心探索运行模式新路径 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商会调解中心成立以来,鼓楼区法院与各共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签署了《商会调解机制共建协议》,优化商会调解中心运行模式,探索更加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路径,将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落到实处,为推动鼓楼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十九、宁海路街道努力打造“江苏电谷” 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电力政务资源,通过每周摘编最新信息、及时做好信息辅导等具体措施,努力为企业做好服务;通过为电力企业学术交流提供平台等创新系列产学研融合,不断提高宁海在电力行业的影响力和辨识度,实现宁海街道与电力企业的双向赋能;通过引导宁海电力企业加快B2B电商数字转型,拓展其品牌流量,增加业务新市场,为企业多维经营创造条件,促进企业高速成长和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打造“江苏电谷”、电力宁海。 二十、“靠老宝”点亮惠企利企新生态 鼓楼区环南艺管委会积极打造“靠老宝”众创空间,定期举行主题沙龙,为同行业与跨行业的企业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企业和项目合作;免费为辖区内小微企业开放办公室,用于小微企业召开会议、商务洽谈、人员培训、项目研讨等活动;不定期组织人才交流培训会,促进创新创意产业的信息整合和智力集成,孵化科技企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切实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实际问题,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
||||||||||
![]() ![]() |
||||||||||